外灘源
外灘,是上海國際化的地標,但外灘卻不是英租界的起源,外灘的源頭在於後外灘,也就是夾在蘇州河、圓明園路、北京路、虎丘路之間的區域,俗稱的外灘源,依著半島酒店、前英國領事館與外灘銜接在一起的區域。目前這塊區域正在整建,未來將會是結合古今、歷史與商業的另一處類似新天地的地方。上海,處處是歷史,也處處是商業利用。
外灘源緊鄰蘇州河的第一棟建築,建於1866年的新天安堂,也就是聯合禮拜堂,雖然這個教堂目前已經只剩下了建築物本身,並不在作為教會使用,但這棟建築卻是外灘源中,唯一一棟從來沒有重建或改建過的建築,非常具有歷史價值。
而外灘源與外灘銜接的地方,就是前英國領事館,俗稱的外灘1號,建於1873年,有領事館與領事官邸兩大部分,是上海第一棟英國鄉村別墅建築,雖然四周被圍牆包圍,且大門警衛重重,但花園的部分卻是可以自由進入參觀,也就是可以從外灘,穿越英領館的花園走到圓明園路。
外灘源緊鄰蘇州河的第一棟建築,建於1866年的新天安堂,也就是聯合禮拜堂,雖然這個教堂目前已經只剩下了建築物本身,並不在作為教會使用,但這棟建築卻是外灘源中,唯一一棟從來沒有重建或改建過的建築,非常具有歷史價值。
而外灘源與外灘銜接的地方,就是前英國領事館,俗稱的外灘1號,建於1873年,有領事館與領事官邸兩大部分,是上海第一棟英國鄉村別墅建築,雖然四周被圍牆包圍,且大門警衛重重,但花園的部分卻是可以自由進入參觀,也就是可以從外灘,穿越英領館的花園走到圓明園路。
圓明園路上的建築,雖然沒有外灘上的萬國建築雄偉壯觀,但因為原先不是做為銀行使用,所以多了更多貼近生活的感覺。在虎丘路上,有著原浸信會的兩棟建築,分別是1930年建成的真光廣學大樓,是浸信會在上海辦的學校,而各地來的學生,就住在對面的虎丘公寓。
光陸大樓原來是一棟在當年設備豪華的戲院,於1928年開業。位於蘇州河畔,虎丘路頭第一棟建築。
而圓明園路上,整排的老建築各有各的特色,多是純磚造的英式建築,與外灘的巴洛克建築不同。
而除了外灘源之外,周遭兩條街的範圍內,多半的老建築也都保存了下來,使得整個區域看起來猶如還在租界時期一般,每棟建築的大門口,也會立了一個歷史建築的解說牌,細數這些建築的輝煌過去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