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海 - 提籃橋監獄與猶太難民
下海廟因為緊鄰下海浦,所以以前要去拜拜的善男性女,會必須經過一座橋,而為了拜拜準備的東西都會放在一個籃子裡,所以這座橋就被稱為提籃橋,而現在這個北外灘的區域,也一直沿用著提籃橋這個地名,最近在蓋的地鐵,在這裡的站名也是用提籃橋。清末,這一塊地屬於美租界,公共租界工部局在這裡蓋了個專關老外的國際監獄,整個監獄採用當時美國監獄的標準。這個監獄的歷史輝煌,除了曾經有遠東第一監獄之稱外,也是二戰結束後關、審判、以及處決日本戰犯的地方,即便到現在也還在使用中。
而在二戰期間,猶太人在納粹德國的統治下,留在德國不是被屠殺就是要四處躲藏,而逃離德國卻又沒有任何國家願意接納(部分歐洲國家只接納14歲以下小孩),而上海的公共租界,成了這些猶太難民的避風港,因為那時候的上海公共租界不需要任何的護照等身份證件即可入境。猶太人在上海,就群居在提籃橋地區。雖然在以色列建國以後,在上海的猶太人幾乎全數離開了,但在之前,上海的猶太人社區擁有自己的禮拜堂、學校等公共設施,目前摩西會堂已經整理成為猶太難民在上海紀念館,可供後人憑弔當年猶太人在上海的日子。
而在二戰期間,猶太人在納粹德國的統治下,留在德國不是被屠殺就是要四處躲藏,而逃離德國卻又沒有任何國家願意接納(部分歐洲國家只接納14歲以下小孩),而上海的公共租界,成了這些猶太難民的避風港,因為那時候的上海公共租界不需要任何的護照等身份證件即可入境。猶太人在上海,就群居在提籃橋地區。雖然在以色列建國以後,在上海的猶太人幾乎全數離開了,但在之前,上海的猶太人社區擁有自己的禮拜堂、學校等公共設施,目前摩西會堂已經整理成為猶太難民在上海紀念館,可供後人憑弔當年猶太人在上海的日子。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