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國海關圖書館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10月 15, 2011 這個圖書館是英國關務署於1931年建造,提供英國海關人員查詢資料的地方。中國收回租界後,這個圖書館被當成歌舞廳使用,後來還被當成辦公樓,直到2010年才重新收回整修成為圖書館,作為靜安區圖書館分館之一,提供閱讀、展覽等功能。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
故都南京 - 十朝歷史文化園 11月 18, 2011 南京市利用明孝陵下馬坊到大金門之間的神道遺址,打造了以南京為首都的十個朝代的主題公園,展示了各個朝代在建築、文化上的不同,當然我覺得有些朝代根本沒有獨特的地方,只是之前唸書念的是六朝古都,好奇那另外四朝哪來的,原來,連太平天國、中華民國也各算一個。 閱讀完整內容
上海老街與老城區 6月 11, 2011 上海以前是有城的,夾在法租界與黃浦江之間,城牆拆掉變成馬路後,只剩下一些老房子跟蜿蜒的巷弄。這個老城區,也因為著背負著上海老城的名稱,使得不太可能整批改建,也讓這裡除了觀光客會走的幾條馬路外,其他小巷弄裡的生活長久來都沒有太大的改變。 設有牌坊的是橫貫上海老城的大到,原名方濱中路,位於豫園南邊,沿街有很多的小商店,也是原上海城主要的商業大道,房屋樣式除了明清樣式外,也有民國時期到透明的現代商場。上海著名的城隍廟也在這條路上,所以也能看到為廟而搭建的戲臺位於這條路的重要路口上。 老城區觀光客會逛的地方,人潮洶湧商業茂盛。 而旁邊的巷弄裡,可以看到真正的上海庶民生活,雖然看來簡陋,絕對比不上黃浦江邊那些高檔的住宅大樓,但世代住這裡的居民,大概已經覺得生活環境在進步了吧,畢竟已經不是泥土路面而鋪上了水泥跟柏油了。 閱讀完整內容
人民廣場與地下街 5月 19, 2011 上海最大的商業鬧區、也是地鐵最早的兩條線1、2號線的交會所在,就是人民廣場,繞著人民廣場內的各個綠地外緣走一圈,大概是五六公里左右,而綠地外隔著馬路全部都是百貨公司或購物商城,綠地內有著各式各樣的博物館、美術館,以及上海市政府的辦公大樓。 人民廣場最早是英租界的跑馬場,而當年很多騎師,因為跑馬場場地太小,所以會把馬騎到跑馬場外面的路上溜達,而附近的華人就管教跑馬場旁邊的南京東路、河南中路為馬路,這也是「馬路」一詞的濫觴。 人民廣場北側的人民公園,有兩個很有名的角落,一個是英語角,一個是相親角,前者是想練習講英文的人會聚集在哪裡練習英語對話,而後者就是一堆老人家,為自己成年但未婚的兒女找結婚對象的地方。人民公園裡還有一塊石頭,遠從南極帶回來的,但總感覺跟公園裡常見的「勿攀折花木」告示有種格格不入的抵觸。 而在人民廣場地下,除了龐大的地鐵站外,還有非常長的三條地下街,上海市政府在上海城市規劃館下方,弄了一條仿古的街道,有著上海特色的建築與裝飾,商店都是賣一些懷舊的小商品,而另外兩條街就是上海第一條地下街香港名店街,以及迪美購物中心了。整個地下街除了買東西以外,有吃的也有遊樂場,要整個逛完更是需要花至少半天的時間。 閱讀完整內容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