譚魚頭的魚頭火鍋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11月 22, 2011 譚魚頭創始於1996年,採用四川的火鍋底,所以在這裡就要吃辣的,譚魚頭也因此有個外號叫「一鍋紅豔」。發跡幾年,就從四川開到了香港、新加坡,連台灣都有分店在高雄,一百多家店的規模,也說明了他魚頭火鍋的好吃。也因為太好吃了,所以只記得拍魚頭,整個火鍋反倒是忘了拍。天冷的時候,來個熱騰騰的火鍋,配上二鍋頭,驅寒啊!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
故都南京 - 十朝歷史文化園 11月 18, 2011 南京市利用明孝陵下馬坊到大金門之間的神道遺址,打造了以南京為首都的十個朝代的主題公園,展示了各個朝代在建築、文化上的不同,當然我覺得有些朝代根本沒有獨特的地方,只是之前唸書念的是六朝古都,好奇那另外四朝哪來的,原來,連太平天國、中華民國也各算一個。 閱讀完整內容
上海老街與老城區 6月 11, 2011 上海以前是有城的,夾在法租界與黃浦江之間,城牆拆掉變成馬路後,只剩下一些老房子跟蜿蜒的巷弄。這個老城區,也因為著背負著上海老城的名稱,使得不太可能整批改建,也讓這裡除了觀光客會走的幾條馬路外,其他小巷弄裡的生活長久來都沒有太大的改變。 設有牌坊的是橫貫上海老城的大到,原名方濱中路,位於豫園南邊,沿街有很多的小商店,也是原上海城主要的商業大道,房屋樣式除了明清樣式外,也有民國時期到透明的現代商場。上海著名的城隍廟也在這條路上,所以也能看到為廟而搭建的戲臺位於這條路的重要路口上。 老城區觀光客會逛的地方,人潮洶湧商業茂盛。 而旁邊的巷弄裡,可以看到真正的上海庶民生活,雖然看來簡陋,絕對比不上黃浦江邊那些高檔的住宅大樓,但世代住這裡的居民,大概已經覺得生活環境在進步了吧,畢竟已經不是泥土路面而鋪上了水泥跟柏油了。 閱讀完整內容
老城隍廟 12月 03, 2011 上海城隍廟使建於明永樂年間,距今600多年。上海城隍廟也有一個特點,就是一廟三城隍,總共祭祀了三位城隍爺。分別是霍光,二是秦裕伯,三是陳化成。但在城隍廟中我找不到秦裕伯的神像,可能是文革被破壞後尚未修復。 霍光殿,供奉西漢名將霍光,城隍廟原址是霍光神祠,所以城隍廟裡就持續供奉著霍光,而原上海屬於松江府,松江的城隍爺秦裕伯反而讓位了。 城隍殿,祭祀的是陳化成,是鴉片戰爭時期死守吳淞砲台的清朝名將,戰死在陣地,上海人奉為守護上海的城隍爺。 城隍殿右側是娘娘殿,祭祀城隍夫人儲氏。左側是父母殿,祭祀城隍爺的父母。 當然還有滿足升官發財娶妻生子保平安等各種需求的相對應的殿,文昌殿、關聖殿、慈航殿、財神殿、元辰殿、祈福殿等。 閱讀完整內容
留言
張貼留言